帶你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
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
基本內容
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
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
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
國家層面
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
價值觀是人們心中的深層信念系統,核心價值觀能否與時俱進,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和影響力。2020年,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,當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標為世界矚目,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匯聚、升騰,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,成為全國人民共同價值追求。
十八大報告提出,道路關乎黨的命脈,關乎國家前途、民族命運、人民幸福。“共識”產生“合力”,獲得共識的基本路徑就是能夠將偉大實踐、創新理論內化為人們內心的“價值認同”。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,雖然只是四個詞,卻兼容并包。對“富強”的追求,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大國情,既有當代的價值,更有傳統的價值。“民主”、“文明”,同樣是中華民族百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。“和諧”則綜合了傳統文化中“和”的因素,又有重要的當代價值。
核心價值觀與我們的事業緊密相連。“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”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“五位一體”格局有機聯系。
社會層面
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
社會的活力和創造力來自充分的空間和自由。中國的改革始自對“自由”的尊重,從最初的“大包干”改革,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;從對于人民權益的保護,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,發展更加廣泛、更加充分、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。
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,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。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,是我們黨矢志不渝、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。對于自由的保障,讓整個社會和人的創造力、活力真正迸發了出來。而“平等”是要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那種平等,是構成法律基石意義上的平等,是需要法治來保證的平等,這個意義上的平等當然是社會核心價值的重要、組成部分。“公正”和“法治”體現了對當今社會訴求的回應。
公民層面
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
價值觀最基本的主體還是個人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的主體,既包括政黨和國家,也包括廣大人民群眾,但最主要的主體應是個人,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。“三個倡導”,涉及國家、社會、個人三個層次,個人是基礎,社會要共同努力,才能實現國家的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。
“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”這8個字對我們每個人都提出了新的、更高的要求。對于所從事職業的尊重代表著一種對于個人價值的追求,愛自己的崗位,全身心地投入到崗位上,干好本職工作,才可能為國家、為社會、為家庭,也為自己創造未來。正是因為熱愛,才能做到奉獻。
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,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,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,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。
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不只是一個口號,國家的富強民主需要我們大學生不斷奮斗,不斷向上。明德守禮,誠信友善,人人踐行,共促社會和諧發展。